當我們在做判斷時,應該相信大眾口味還是專業素養?

歐馬克
Aug 5, 2021

所謂的「群眾智慧」,只能告訴我們比原本已經普及的概念或東西「再好一點點」的結果。真正革命性的產品或概念,是無法得到群眾青睞的。因為人類是一群天性害怕改變,在做決策時,受到多種個性上和心理誤判機制影響的動物。

Consumers are torn between two opposing forces: neophilia, a curiosity about new things; and neophobia, a fear of anything too new.

我們被兩種不同的力量給拉扯著:對新事物的好奇,以及對新事物的害怕。當一個東西比原本舊有的東西新鮮一點點,透過適切的包裝與宣傳後,我們會熱情地擁抱它。例如,烤箱-旋風烤箱-蒸氣烤箱,本質上都是一樣的東西-把食物加熱的煮具,但是在加入一些小小的新功能後,好像就變成一個新玩意兒,能夠吸引買氣。這些新東西會在文案上強調自己「革命性」的新技術,但其實一點也不革命,因為如果真的革命的話,不會有消費者敢買。

排行榜效應也是如此,我們想嘗試新東西,看新的電影/影集、吃新的餐廳,但又害怕踩雷,於是相信人氣排行榜,照著排行榜做選擇,跟著時下的流行做選擇,從眾提供了我們安心的指引。但是安心不代表最適合我們的,不代表最好的。

什麼才是最好的,什麼才是最適合的?這要回到最令人不安的事實了:世界上大部分的人,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不信,就請下次當你遇到選擇,苦惱煩心時,馬上回答這個問題:What do you want? (What do I want?)

我們足夠理解我們自身的心靈嗎?我們有足夠的詞彙描述我們的感受嗎?

「你喜歡這個嗎?」
「喜歡。」
「為什麼喜歡?」

當我們試圖回答為什麼的時候,我們是在用理性思維能力(文字、語言)破壞直觀的直覺感受。我們被迫說出對我們沒有意義的詞彙與術語來佐證與表達我們的喜歡。舉例來說,請問「質感」這個字是甚麼意思?我喜歡A巧克力醬,為什麼?因為它的質感很好。

如果要接著追問質感如何好,那就得看作答者的詞彙量有多少,並且有多少能力去使用語言精準描繪感受。當我們被問到為什麼喜歡/為什麼討厭的時候,我們是先找一個理由來解釋我們的感受,然後依著這個「看似可信」的理由去調整我們真正的感受。

當個專家

對於難以言喻的感受,我們可以透過工具與練習,去精確描述與表達自己對某件事物的反應與評價。

以食物來說, 例如美乃滋的外觀有六項標準(顏色、顏色飽和度、顏色濃度、亮度色澤、塊狀感與氣泡),質感有十項因 素(黏唇性、稠密度等等),滋味則有分屬於三個範疇的十四項重點:香氣(蛋味、芥末味等等)、基本味道(鹹、酸、甜)與 化學成分口感(灼熱、刺激、澀味)。每一項因素都以一到十五分來評定。舉例來說,如果我們要描述某種食物的口感,我們可以先評定它的滑順感,0分代表一點也不滑順,十五分代表極為…

--

--